“在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彼得·德鲁克
今年以来随着全国疫情管控逐步开放,大量企业为了节流选择裁员,也有用工需求陡然增加的企业一时招不到那么多“临时工”,眼看着来之不易的业务因为没人完成而白白丢失。因此,复杂的经营环境让更多企业开始思考灵活用工模式,毕竟想要平稳度过危机,最实际的方法就是降低人工成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1. 灵活用工市场
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2亿人,灵活用工可以帮助企业平缓用工峰谷波动,灵活调整用工规模,降低用工成本,聚焦主业,在提升经营效率的同时控制用工风险。不仅如此很多企业也在主动拥抱灵活就业时代的到来,数据显示,已有61.14%的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
此外由人社部、教育部等十部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启动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全年募集不少于10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为“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大局贡献力量。明确提出将“将灵活用工行业纳入“百万见习计划”。
对灵活就业人员而言,选择灵活用工形式是选择了自由、宽松、机动的就业方式,企业出于“降低用工成本、突破编制限制、规避风险”等目的采用灵活用工形式,则极大地促进了多种用工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根据相关预计,2022 年灵活用工市场年度用工规模将突破千亿元,中国灵活用工服务的市场规模将以24.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3年的1771亿元。未来十年灵活用工在新经济行业的雇佣模式中将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2. 灵活用工的逻辑
相对与传统直聘模式,灵活用工本质上是基于任务需求,依托新业态,新经济方式,用工企业通过平台发布任务,劳动者通过平台接受并按照协议完成任务。对比传统用工需要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灵活用工本质改变了用工底层逻辑关系。
3. 采用灵活用工的原因
第一,人员编制的限制。尤其是外企在员工人数方面有严格限制,甚至前台的招聘数量都需公司高层审批。
第二,项目制运营的需要。当企业实施持续数月的项目时,例如SAP项目、财务项目、工厂项目时,一般会通过灵活用工模式减少人员和运营成本。否则,在项目之初,企业招聘一定数目的员工,而当项目结束时进行裁员,这对企业品牌造成极大的伤害。
第三,季节性用工的需要。企业可通过灵活用工,根据淡旺季的业务需求灵活调配劳动力。这一点对于以季节性订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企业至关重要,尤其在如今裁员非常困难的情形下,这正是企业在招聘前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第四。灵活用工让企业和个人的劳动雇佣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将公对私的结算薪酬转变为由平台结算后并开具相应的增值税专票,企业可用于成本列支。
第五,政策因素带来的需要。2016年3月,《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正式施行,用人单位的被派遣劳动者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企业用工风险增高,人力资源控制与优化要求增加,企业人力资源相关成本上升,日常处理大量员工入离职等事务的压力增大。企业通过灵活用工可以规避用工风险,降低用工成本。新规的出台意味着那些能够在合规背景下,解决企业弹性用工需求的服务,将更受青睐,并将逐步取代“传统派遣”。
4. 灵活用工发展趋势
行业化
灵活用工模式本质上是依托平台经济发展,为了满足新业态经济形式,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通过几年发展不难看出,灵活用工模式首先要符合相关交易场景,因此基于符合场景的行业的灵活用工平台是目前以及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例如滴滴通过线上撮合出行订单,其本质上就是出行领域一个灵活用工平台。此外从今年各类巨头企业纷纷下场亲自设立自己的灵活用工平台更能说明行业化是灵活用工平台发展的趋势。
区域化
如今灵活用工正在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2亿人。不仅如此很多企业也在主动拥抱灵活就业时代的到来,数据显示,已有61.14%的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大量年轻群体选择灵活做为就业新的方式,主播、知识付费、互联网医生、家政服务、外卖、出行等等新业态、新职业、吸引着不同学历,不同经历的各类人员,灵活用工已经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地方政府也已经深刻理解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依托国家各类鼓励,支持平台类经济政策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规范支持政策。如:2021年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灵活用工互联网平台经济税收务和管理的若干意见》对平台企业的开办、平台企业的委托代征协议管理、平台企业的办税缴费服务、平台企业的后续税收监管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率先规范灵活用工平台,在政府政策给出“边界”的情况下支持合理发展。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每个地方政府为了满足本地灵活用工人员场景需要,形成就业蓄水池,也为了本地税收,就业数据不会流失,都设立或引入本地的灵活用工平台。
5.地方政府搭建(引入)灵活用工平台的好处
(1)解决当地灵活用工企业实际需求
(2)汇总当地灵活用工数据
(3)税收留存在当地
(4)完善当地人才服务体系
随着行业不断发展,我们也相信灵活用工模式也会更加完善,逐步成为后疫情时代企业用工,劳动者求职一种重要模式,也会成为地方政府完善区域内人才服务体系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选择一个好的平台,用好灵活用工,能快速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踏上企业数字化经济的高速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