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的2亿人在担忧什么?
从多所“双一流”高校近日发布的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来看,在就业选择方面,毕业生中产生的就业新业态——“灵活就业”成了非常有存在感的一项数据。据统计,在2021届毕业生中,南京大学灵活就业人数为218人,占比7.01%;上海交通大学校灵活就业人数为241人,占比7.57%;华东师范大学非公费非师范生本科毕业生中灵活就业比例为11.9%……从近年应届生就业数据来看,“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灵活就业”等非标准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尤其是在近两年疫情影响下,出国热已然降温,灵活就业却异军突起。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数据统计,2020 年和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率均超过16%。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数已经超过2亿。为何出现高达2亿人灵活就业的现状呢?这意味着什么?或将出现哪些新问题?国家统计局还有一个数据,2020年全中国的就业人口7.5亿,这意味着灵活就业人数已经超过总就业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中国最近几年灵活就业人数迅速增长,未来规模还将扩大。当然,也有人质疑这2亿人中,有不少是找不到稳定工作,退而求其次在失业和打零工状态间徘徊的群体。这肯定是客观存在的,灵活就业本身就具有灵活性,这部分人只要在工作并获取一定的报酬就属于灵活就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失业问题。既然有就业,就足以证明有相应的市场需求。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灵活就业,并非只是失业所致,失业也不是主要构成。除了自身原因,必然有庞大的灵活用工市场的需求和刺激。有专家指出,大量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相关的灵活就业,正是顺应了服务信息传递和信息内容消费服务需求而出现的就业岗位。而产业链供应链的广泛延伸,使得相关产品和服务可以通过灵活外包的形式得到供应,同样催生了灵活就业的需求。归根结底,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灵活就业有了更多可能性。也因此,新兴的灵活就业人群主要集中在互联网行业。对于Z世代员工(指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又称“互联网世代”)而言,受到上辈人财富积累、“421”家庭结构的影响,这些已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思想更为开放的群体,更强调工作本身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注重工作自由度和自身满意度。有数据显示,48%的95后选择不就业,54%的95后向往网络主播职业。与此同时,近几年在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的推动下,相应领域的灵活用工需求随之扩大。有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为8.3亿人,其中服务提供者约为8400万人,市场交易规模达到 33773 亿元;平台企业员工数约631万人,同比增长约1.3%。新兴灵活就业群体最开始集中在电商、网商和微商领域,后来扩展到网约打车、网约代驾、网约跑腿等服务业,近两年又随着新媒体、自媒体和短视频等平台的兴起而迅速形成规模,其中网络主播数量已经高达160万,同比增加了近300%。但从整体灵活就业人员的结构而言,仍然以传统行业居多,比如建筑装修、家政服务等领域。而那些收入较高、看起来体面的高技能类灵活就业所占比例还是偏低。虽然规模庞大的灵活就业为缓解中国当前就业压力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传统类灵活就业的工作时间、工作报酬和就业保险等方面条件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日益突出。近日,广东省医疗保障局联合省税务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四类灵活就业人员可在省内就业地参加职工医保,且不受户籍限制。这四类人员包括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医保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依托新业态平台实现就业,且未与新业态平台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新型就业形态从业人员;以及国家和广东省规定的其他灵活就业人员。而且,这项政策从2022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这是2022年伊始传来的利好消息,也是灵活就业人群的保障问题不仅受到重视,并在不断得到解决的积极信号的释放。上海市近日出台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提出了全面要求。不仅聚焦上海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了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其中“要求平台优化算法原则,禁止平台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遏制‘以罚代管’”的条款还引起多方关注。上海此举不仅将外来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纳入到社会保险缴纳,同时,还实施了职业伤害保障的一个试点,这是外卖员、快递员等灵活就业人员更为关注的东西。从广东、上海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相关保障措施的出台不难发现,去年以来,各地在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等相关政策指导的基础上推出的《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实施办法》正在逐渐有效落实。说到底,2 亿人灵活就业的现状,不应该被过度美化。而应看到随之而来的各种新命题,并且迎难而上。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质量应当是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路上的重要政治任务。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灵活就业,只要是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积极参加劳动,就应当平等地享受一切合法劳动权益和就业保护。
本文网址:
http://www.strlhr.com/news/775.html